隨著文旅行業日漸回暖復蘇,全國各地紛紛發力宣傳文旅項目,文旅局局長們更是“花式比拼”,借助短視頻讓當地景點出圈。推動文旅大發展,比完“外功”,如何拼“內功”?今年全國兩會期間,幾位在桂全國人大代表和住桂全國政協委員就此建言獻策。
▲洋紫荊花已成為柳州旅游亮麗的名片。黎寒池攝
【現象掃描】
多地文旅局長“花式比拼”
湖北隨州市文旅局局長解偉,以古裝亮相宣傳當地美景;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文旅局局長劉洪,變身“俠客”走天涯;黑龍江塔河縣文旅局局長都波,零下20℃身穿民族傳統服飾展示家鄉美……河池市東蘭縣文化廣電體育和旅游局局長馬方康,也于近日加入“戰場”——在一段網絡流傳的視頻里,馬方康身穿民族服飾,激情滿滿地指揮著一場壯鄉銅鼓表演。
馬方康表示,當時自己在參加2023年巴英“壯族螞拐節”的民俗活動,一時興起便當起了指揮。事實上,東蘭縣曾經做了許多嘗試去宣傳當地的銅鼓文化,沒想到這條視頻受到各方關注,起到了良好的宣傳效果。
馬方康說,只要有利于當地文化旅游發展,他都會考慮參與其中。接下來的“壯族三月三”,他會繼續策劃和參與一些拍攝,讓更多人了解東蘭。
靈川縣文化廣電體育和旅游局局長盤旭早已加入了“花式比拼”。她在兩年前就出鏡拍攝文旅宣傳視頻,最近也上陣拍攝了多個視頻,從而收獲了一大批粉絲和流量,不少人因此認識靈川,并前往當地旅游。
【建言獻策】
聲音1 出圈傳播只是第一步
桂林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區捷委員認為,文旅部門有組織當地旅游整體形象推廣、促進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發展的職責。各地文旅局長拍攝宣傳片吸引大眾關注、為城市引流,也是履行工作職責的一種方式。但是,讓游客留得住、愿消費,僅依靠一個個宣傳片還不夠,還有更多工作要用心去做。
▲靈川縣的江頭古村。 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 游擁軍攝
盤旭也表示,靈川的文旅產業要繼續發展,不能只靠局長上陣拍攝短視頻,更多的是要將產業鏈條布置好,將當地的旅游基礎設施打造好,在鄉村旅游、周邊游上下功夫,才能吸引更多回頭客。
“‘內功’修煉好了,再加上宣傳推廣,才會吸引越來越多游客來靈川游玩?!北P旭認為,伴隨著文旅復蘇,今年靈川縣的文旅產業將會更上一層樓,客流量預計會突破千萬人次。接下來,她還會繼續出鏡拍攝短視頻,不斷地向網友“放大招”。
聲音2 擺脫門票經濟依賴
當前,文旅消費市場正在加快復蘇,如何抓住這輪消費快速恢復增長的黃金期?
▲邕江穿城而過。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 游擁軍攝
區捷認為,加快恢復和激活文旅消費市場,需要擺脫對門票經濟的依賴,強化旅游供給側改革,深入發掘利用好人文旅游資源,推動“非遺+旅游”“博物館+旅游”“體育+旅游”“演藝+旅游”“節慶民俗+旅游”等新旅游業態創新發展,通過文化內涵和文化價值賦予自然風光以有趣的靈魂,通過科技手段賦予靜態人文資源以鮮活的生命力。
比如,各地博物館可根據不同主題、不同類別、不同地域特色結成聯盟,攜手開發一批個性鮮明、內涵豐富、一程多站、適宜不同人群的博物館旅游精品線路。
此外,還可以探索體育賽事與景區旅游有機結合,促進生態價值、欣賞價值、情緒價值深度融合,以“體育+旅游”打造強有力的IP。
聲音3 打造文旅融合精品
近年來,柳州市少數民族風情旅游在廣西民族旅游中的領頭作用凸顯。該市三江侗族自治縣已成功創建全國旅游標準化示范縣,還獲評“亞洲金旅獎·最具民俗特色旅游縣”。
▲人們在三江侗族自治縣三江鼓樓前表演千人多耶。龔普康攝
三江侗族自治縣縣長陳震代表介紹,為提升旅游質量,該縣制定和頒布了8個旅游服務地方標準或規范,在旅游景區、酒店、餐廳、旅游集散中心、游客中心、停車場、旅行社等游客集中場所實行標準化服務。在他看來,要成為優秀的旅游目的地,在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環境與公共服務的同時,仍需在深化文旅融合、打造文旅精品、提升文化旅游影響力等方面下功夫。
▲在三江侗族自治縣程陽八寨景區,游客在體驗百家宴。三江縣融媒體中心供圖。
陳震表示,三江正在大力推動旅游、康養、文化和現代特色農業深度融合發展。同時,深挖侗族風情和自然山水資源,開發建設特色旅游景區、科普研學基地、觀星營地、共享農莊、創意工坊、親子樂園等鄉愁衍生品系列,加快推進文旅產業和一二三產業融合。比如,“千年侗寨,夢縈三江”非遺活動已被打造為三江品牌節慶和特色演藝活動。
聲音4 加大處罰遏制亂象
在桂全國人大代表覃寶華認為,高質量發展文旅產業,離不開法律保障,應該增強旅游相關法律法規的針對性、實操性。
全國兩會召開前,覃寶華與致公黨桂林市委會以及多名旅游從業人員在調研中發現,“不合理低價團”現象之所以屢禁不止,一方面是因為一些旅行社和導游受利益驅使不惜鋌而走險,另一方面是“不合理低價團”利益主體多、鏈條長,監管難以全覆蓋。她建議,針對“不合理低價團”問題,及時修訂法條,完善非法經營鏈條中的相關主體責任,多舉措推動凈化旅游市場。
對旅游違法行為,現行旅游法在處罰上使用的是“罰款、停業整頓”“吊銷經營許可證”等遞進式罰則,這在商事制度改革、零門檻辦理營業執照的情況下,已難以形成處罰懲戒、警示教育的震懾力。建議對情節嚴重、影響惡劣的旅游違法行為,增加制定高限處罰(專業術語,即就高不就低)的條款。
本文由南國早報原創出品,未經許可,任何渠道、平臺請勿轉載。違者必究。